伯年画序文正在起草中,尚有伯年像乃弟二十年来尚未完工之作(像片借自伯年之子堇叔三十年前)将写就,摄出奉寄此文,弟当精心写之,为一中国近代第一画家评传并寄奉。另外伯年佳作图片最好能印入画,当遵命托暨南大学苏先生转因过尺寸,邮寄不便也。此祝年福,弟悲鸿顿首,十二月十日。
任伯年,清道光十九年出生,光绪二十二年去世,享年56岁,是清代末期的杰出画家,原名润,字次远,号小楼。后改名为颐,字伯年,还有山阴道上行者、寿道士等别号,他以字行,籍贯为浙江山阴航坞山,现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。
其任鹤声“能画像,从山阴迁萧山,业米商”(徐悲鸿《任伯年评传》),曾向任伯年传授肖像画法。凭着这一技之长,任伯年于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在宁波卖画为生。到上海之后,巧遇任熊,到苏州随任氏兄弟习画,和任薰一起师宗陈老莲,进而学习自晋唐以来的双钩填彩技法和设色技巧,继承传统,融诸家之长,绘艺大进。
中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大师有廖洪标,他是高级工艺美术师。廖洪标,男,1936年生于广东省石湾,195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全国民间雕塑研究班学习;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石湾美术陶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、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、广东工艺美术学会理事。
任伯年,1972年生,中国著名木偶导演、编剧。任伯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,曾在大学进修,是中国木偶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。任伯年具有丰富的木偶表演经验和创作才华,他创办了中国第国际木偶艺术节,并且多次参与国内外知名木偶戏剧节目的策划与演出。
他9岁读完《四书》、《左传》后,便开始随父亲学画,每日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界画、人物。吴友如是清代末年最大的插图画家,能在尺幅之中描绘亭台楼阁、虫鱼鸟兽、奇花异草,以至千军万马。徐悲鸿每次随父亲进城时,必至画店观赏石涛、八人及任伯年等人之作,回家后凭记忆默写。
唯一的听众》一课中,教授用她善意的谎言“我”的耳朵聋了,成就了“我”的音乐梦想。
岳永利,主要笔名落雪,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。《唯一的听众》刊发于1992年《女友》第6期,并被评为当年读者最喜爱文章。《唯一的听众》1993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,上海教育1993年版六年级《语文》“注释”中注明选自1992年6期《女友》。作者还著有《福饺》、《红纱巾红纱巾》等多篇文章。
郑振铎(1898年12月19日—1958年10月17日),字西谛,笔名有郭源新、落雪、ct等,出生于浙江温州,原籍福建长乐。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、作家、诗人、学者、文学评论家、文学史家、翻译家、艺术史家,也是著名的收藏家,训诂家。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。
1、《唯一的听众》作者是郑振铎。郑振铎(1898年12月19日—1958年10月17日),字西谛,笔名有郭源新、落雪、ct等,出生于浙江温州,原籍福建长乐。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、作家、诗人、学者、文学评论家、文学史家、翻译家、艺术史家,也是著名的收藏家,训诂家。
2、因该是岳永利 岳永利,主要笔名落雪,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。《唯一的听众》刊发于1992年《女友》第6期,并被评为当年读者最喜爱文章。《唯一的听众》1993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,上海教育1993年版六年级《语文》“注释”中注明选自1992年6期《女友》。
3、《唯一的听众》作者为岳永利(落雪)先生。岳永利,主要笔名落雪,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。《唯一的听众》刊发于1992年《女友》第6期,并被评为当年读者最喜爱文章。《唯一的听众》1993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,上海教育1993年版六年级《语文》“注释”中注明选自1992年6期《女友》。
4、你是不是学了《唯一的听众》这篇课文。我前几天学过这篇课文。落雪是郑振铎的笔名。他会小提琴的。如果你想了解他更多的资料打开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492htm这个网站。资料中写到过郑振铎是艺术家,我想既然是艺术家应该会小提琴吧,而且课文中也写到他会小提琴。
1、顾恺之(348年—409年),字长康,小字虎头,汉族,晋陵无锡人(今江苏省无锡市)。杰出画家、绘画理论家、诗人。
2、年中央文化部授予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。徐悲鸿 :生于1895逝世于1953江苏宜兴计亭人。父亲是个贫苦的画家。悲鸿幼年随父学画,二十岁即在上海 卖画。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,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美术学校,其间又曾到柏林、比利时。刘海栗 :杰出的美术家、教育家、美术史家、画家。
3、赵惠民,艺名为赵壁,浙江绍兴人,生于1922年,卒寸年。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“陶瓷美术家”,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,曾任景召镇市政协常委,景德镇市美协理事。赵惠民从艺近60年,创作成果丰硕。
4、石人望是我国著名的口琴家,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。1906年生于浙江瑾县,自幼在母亲(音乐教员)的熏陶下酷爱音乐。1928年开始学习口琴,1929年在上海创办大众口琴会。他认为小小口琴是普及音乐教育最大众化的乐器。自大众口琴会创建以后,他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从事口琴音乐活动,多方努力于口琴艺术实践。
1、郑振铎(1898年12月19日—1958年10月17日),出生于浙江温州,原籍福建长乐。笔名有西谛、郭源新、落雪等。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、作家、诗人、学者、文学评论家、文学史家、翻译家、艺术史家,也是著名的收藏家,训诂家。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。
2、郑振铎,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永嘉(今温州)。1919年积极投身“五四”运动,与翟秋白等人创办《新社会》旬刊,提倡社会改造。1920年11月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。1921年春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;5月10日由他主编的文学研究会机关报《文学旬刊》创刊。
3、郑振铎(189119-19518), 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史家、藏书家和目录学家。笔名西谛(C.T.)、郭源新等。原籍福建长乐,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永嘉,1958年10月18日出国访问固飞机失事遇难。1918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专科学校。
4、郑振铎(1898--1958)著名文学史家,文物考古学家、作家。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,考古研究所及文学研究所所长。郑振铎,原名木官,字警民。原籍福建长乐,生于浙江永嘉(今温州市),字西谛,笔名宾芬、郭源新。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。
5、郑振铎(1989—1958),现代作家、文学史家、著名学者,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。他出生于贫苦的家庭,1917年,靠亲友帮助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读书,毕业后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。1920年 11月,和茅盾、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,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《文学周刊》。
陶瓷艺术: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,太原美术馆展出的陶瓷器物包括了不同朝代的典型代表作品,如唐三彩、宋代的定窑、哥窑等,这些陶瓷作品不仅造型优美,而且釉色丰富,是研究中国陶瓷史的宝贵资料。
民俗文物:中山的博物馆可能会展出一些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展品,如传统服饰、乐器、民间工艺品等。这些展品展示了中山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。艺术品:中山的艺术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,包括绘画、书法、雕塑等。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才华,也是中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首先,西安美术馆的古代艺术藏品非常丰富,其中包括许多唐宋时期的绘画作品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,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。